精选读后感的作文3篇
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作文3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读后感的作文 篇1
今天,我读了杨红樱阿姨的《樱桃沟的春天》,使我深受感触,让我难以忘怀。
书中的主要人物是笑猫一家、老老鼠、马小跳爷爷奶奶一家的一群动物。讲了小可怜的死,使虎皮猫终日神情恍惚。为了让虎皮猫高兴起来,笑猫便带着虎皮毛和小猫来到了望龙山下那一望无垠的樱桃沟——马小跳的爷爷奶奶家。他们家有许多动物:能飞的黑旋风、爱管闲事的阿黄、终日思念白猫的阿黑、溜冰很厉害的母白鹅、会唱歌的鹩哥。在这里,笑猫一家经历一件件神奇而好玩的事。
我很喜欢这里的每一个动物,它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。其中,我最喜欢笑猫,它是一只品质高尚,有责任心的猫。它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和虎皮猫,甚至可以付出生命。在小可怜死后,它几乎快被悲痛打垮了,可是它却没在孩子和虎皮猫面前流露出这种伤感,因为它知道,他必须坚强。我也有这么一个爱我的爸爸,虽然爸爸经常责骂我,但我知道爸爸都是为我好。
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人,没有多么厉害。他像笑猫一样,承担这一切,记得有一段时间,妈妈生病了,病得很严重。爸爸每天都得工作,还得抽出时间去医院照顾妈妈。日复一日,爸爸变得很憔悴,我知道爸爸很难过,我也很担心妈妈会醒不来了。我每天晚上都在担心,难过地流泪,爸爸见了,总会过来安慰我。终于有一天晚上,爸爸累了,差点流出眼泪。但经过爸爸的照料,妈妈的病终于好了。
爸爸承担得太多了,我很心疼他,可我还那么不懂事,很对不起他。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,要快点长大,让爸爸不要那么累。
读后感的作文 篇2
我最喜欢看《月光下的肚肚狼》这本书,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肚肚狼是一个自私自利、冷漠的人,他靠乞讨过日子,甚至假装受伤来博取别人的同情,获取财物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肚肚狼帮助警察捉捕了偷检查井井盖的小偷,在擦亮这个井盖的同时,他仿佛也把自己的心灵擦亮。从此以后,肚肚狼变得热心、坦诚、喜欢帮助别人。书本最感人的是讲述肚肚狼在一个月全食的晚上,他战胜自己心理的自卑,唱出了震撼人心的歌曲,从而治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,大家为肚肚狼心中的爱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而留下了感动的泪水,此时的肚肚狼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!
读到这里,一股激流冲击着我的心,我深深被感动,但在自己身上似乎也看到了肚肚狼以前的影子:我乘公交车时,有时没想到为年老体弱的人让座;看到有困难的同学不够主动上前帮助……顿时我脸红不已,羞愧难当!现在,我要向肚肚狼学习帮助别人,快乐自己的精神,用自己的一颗爱心给别人送去温暖,从生活的点滴做起:我看到大叔推着装满货物的推车,上去帮一把;我看到卖水果的阿姨不小心弄掉了一地的水果,帮她收拾一下……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助人为乐的人,就在今年新年前夕,我们一起去“蒲公英之家”献爱心,让那里的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真诚的关怀、暖心的爱。令人惊奇的是,我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,真的“看到”了肚肚狼所说的景象:花儿更美了,草儿更绿了!
《月光下的肚肚狼》这本书,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美丽的“蜕变”,我从此找到了快乐的“源泉” ————帮助别人,快乐自己!
读后感的作文 篇3
文章结尾写到:”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,如果不写,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,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`诗。人不能忘本。”
读过本文,深深打动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“故事”,而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、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,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、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。
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,父亲也认为他比“我”有出息,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“出息”:“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、花生、火柴等小东西。”这算得什么“出息”呢?
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,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,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,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,但是“我”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,他哭着对“我”说,他不能再上学了。这样,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,就“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”了。而“我”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(再后来,“我”读了中学,读了大学,成了诗人)。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,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,再加上当地文化、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,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,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?还能有多大“出息”?在这里,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:“知识改变命运”。但是,谁能给“他”以知识呢?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。
总之,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“诉说”,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,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。
回想过去,多少孩子因为贫困,从来没有进过校门;多少孩子被迫中途退学;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愚钝,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读书的机会。所谓的“出息”似乎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实现。多少人才被埋没,多少孩子因不能读书而终生落魄。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。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,读者的心情也更沉重,更重要的是,今天的学生读到此文,更应好好的想想,你们都是幸运儿!乔元贞的命运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现,那简直就是罪过!读书吧,孩子!